中国男篮在与波黑的热身赛中,凭借最后一刻的罚球机会,以75-72险胜对手,顺利结束了所有亚洲杯前的热身赛。接下来,球队将立刻启程前往沙特吉达,投入到亚洲杯的备战中。然而,媒体透露,最终的12人大名单尚未确认,目前前往沙特的球员有14人:胡金秋、胡明轩、赵睿、程帅澎、朱俊龙、赵嘉义、廖三宁、余嘉豪、雷蒙、王俊杰、徐杰、高诗岩、李祥波、张宁。
今年夏季,中国男篮总共进行了8场热身赛。虽然之前与西甲西乙联队的两场比赛结果尚未公布,但后续的六场比赛中,球队取得了5胜1负的战绩,唯一的败绩发生在与荷兰队的较量中。进入7月下旬,国内的热身赛表现亮眼,取得了4连胜。尽管如此,从整体表现来看,中国男篮的状态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标准,尤其是在第四场与波黑的对决中,裁判的偏差判罚也引发了争议。
展开剩余75%在全场比赛中,中国男篮共获得30次罚球机会,而波黑仅得13次。在接下来的两场系列赛中,中国队共计获得63次罚球机会,波黑仅有32次,显然,波黑和委内瑞拉的防守动作不小,但也不可忽视,主场哨的现象在比赛中较为明显。
比赛的上半场,男篮表现得十分出色,首节得分达到26分。第二节初,中国队在胡明轩的带领下打出一波进攻高潮,分差一度拉开至16分。此时,大家都以为比赛将轻松结束,然而,中国队的问题再次暴露。在胡明轩因一次失误被换下场后,郭士强调整了阵容,二阵容的上场后,球队在进攻端陷入了得分荒。若不是罚球的主场优势,半场时波黑可能已经追平分差。
下半场的比赛,问题并未得到解决。与第二节类似,胡明轩再次下场后,男篮陷入了相同的得分困境,完全依赖罚球得分。进入第四节,裁判放宽了判罚尺度,波黑展开疯狂反扑,单节拿到22分,最后两分钟,男篮在波黑全场紧逼下频频失误,最终在比赛最后一分钟内,光是失误就达到了4次,场面可谓混乱(全场共计失误27次)。
分析最后阶段的4次失误,可以归咎于裁判尺度的放宽,使得波黑能够全面加大防守强度,进而压迫中国男篮犯错。
在昨晚与波黑的二番战中,对方仅有8人主力轮换,却暴露出中国队的一系列问题。首先,缺少赵睿的情况下,球队的轮转阵容在进攻端的得分能力显得捉襟见肘。尽管中国队有5名后卫,但在关键时刻能够依赖的只有赵睿。赵睿的缺席让球队的整体实力受到了严重影响,胡明轩虽然能够在首发后场顶住压力,但当他下场后,二阵容的后场表现就显得十分混乱(廖三宁、程帅澎、高诗岩和徐杰总共贡献了13次失误)。
其次,郭士强对“练兵”过于执着,无论球员表现如何,出场时间安排得较为平均,导致阵容的主次不清。像王俊杰在前两场热身赛中的出色表现,最终却在后续的两场比赛中几乎没有亮眼的表现。
最后,中国男篮的进攻问题依然严重,失误过多,阵地战进攻模式过于单一,往往依赖挡拆、停球再挡拆来消耗时间,直到最后要么投外线三分,要么就把球交给内线单打。虽然热身赛中可以通过裁判的罚球过渡得分,但如果进入亚洲杯的比赛,且没有“主场哨”的加持,球队如何解决得分困境将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。
发布于:四川省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